English

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在京开幕

1998-02-1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出席开幕式。

研讨会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教委联合举办。

宋平、钱其琛、朱光亚先后在开幕式上讲话。

宋平在讲话中指出,周恩来在本世纪20年代初,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活动。从1927年起,他一直是中共中央核心领导成员,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他为中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一生,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领域都建立了不朽功勋,他的光辉业绩永远铭记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

宋平说,新中国诞生后,周恩来担任开国总理,长达26年。这26年,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领导人民经过艰难曲折的历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周恩来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杰出贡献是难以一一列举的,可以说,建国以后26年中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每一重大成就,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周恩来在领导经济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十分鲜明的特点和风格。这就是: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统筹全局,全面安排,正确处理经济工作中的重大关系,做到协调发展;自觉坚持民主作风,认真并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正确处理政府工作和党的领导的关系,始终把政府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

宋平指出,周恩来离开我们22年了。今天,我们面临的情况和任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周恩来的经济思想和他在领导新中国经济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周恩来的思想、作风和品格,是我们党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将鼓舞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前进。

钱其琛在讲话中回顾了周恩来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论述了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决策人、指挥者和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和惊人的精力、非凡的才能,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不朽贡献。钱其琛说,周恩来在长期外交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哲学思想,即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和他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深入研究和学习周恩来的外交思想,不但对我们全面理解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十分必要,而且对指导当前的外交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钱其琛指出,我们学习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和实践要与学习和运用邓小平外交思想相结合,两者是一脉相承的。在学习周恩来外交思想时,要着眼于今天的现实,结合当前形势和任务,加深理解和更好掌握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更好地开拓创新,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朱光亚在讲话中指出,周恩来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他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关键作用;不断排除各种干扰,制订并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亲自保护了一大批科学家,保证了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他亲自领导和主持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全面推进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他在组织领导“两弹一星”的大规模科学技术攻坚中创造了成功经验,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他一贯重视基础理论研究,认为没有一定的理论科学研究作基础,技术上就不可能有根本性质的进步和革新。朱光亚说,今天,在我们集会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追昔抚今,倍受鼓舞。我们要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努力开创我国科技事业的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丁关根主持开幕式。他说,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统战、科技、教育和文艺等方面提出许多重要思想,做了大量工作,为党的事业、为中国人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的高尚品德和党性修养为全党树立了光辉榜样,在人民心中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周恩来同志不仅得到我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而且在全世界也享有崇高威望。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中国人民的光荣,中华民族的光荣。

丁关根最后说,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出席今天开幕式的还有:曾庆红、程思远、阿沛·阿旺晋美等领导同志,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曾在周恩来同志身边工作的同志,以及会议代表等共500多人。

据介绍,这次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共选入论文近100篇,主要内容有:周恩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丰功伟绩和光辉的历史地位,周恩来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统战、外交、科技、文艺、新闻、教育等方面提出的重要理论观点与实践,周恩来的思想方法、领导艺术、党性修养和精神风范等。研讨会将于2月20日闭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